少年把酒逢春色全詩?
全詩如下: 西湖春色歸, 春水綠于染。 群芳爛不收, 東風(fēng)落如糝。 參軍春思亂如云, 白發(fā)題詩愁送春。 遙知湖上一樽酒, 能憶天涯萬里人。 萬里思春尚有情, 忽逢春至客心驚。 雪消門外千山綠, 花發(fā)江邊二月晴。 少年把酒逢春色, 今日逢春頭已白。 異鄉(xiāng)物態(tài)與人殊, 惟有東風(fēng)舊相識。 出自宋代歐陽修《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》
遙知天涯一樽酒什么意思?
意思:看到湖上的一尊酒 自然會想到當(dāng)初一起喝酒的知己 所以是能 憶 就是想起 遠在天涯萬里之外的人。自古對于酒就是,斟滿一杯清酒,就如同斟滿一杯醇厚的回憶。 出自:宋代詩人歐陽修的《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》。 賞析:全詩以“萬里”一句為界分為兩部分,前半寫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;后半寫自己異鄉(xiāng)逢春的新鮮見聞和落寞情懷。詩中春景寫得明媚可喜,感情寫得真摯動人。結(jié)構(gòu)上由景及人,由景及情,層次分明,而接轉(zhuǎn)自然,語言明白曉暢,多少也有學(xué)習(xí)李白詩風(fēng)所帶來的飄逸氣,體現(xiàn)了歐詩的基本特色。
一蓑一笠一漁舟,一個漁翁一釣鉤一占全詩的百分之幾?
“一”的個數(shù)是:10個,此詩的總字數(shù):28個,10個“一”字占全詩總字數(shù)的35.7% 單個“一”字占全詩總字數(shù)的3.57% 原文:一蓑一笠一扁舟,一丈絲綸一寸鉤。一曲高歌一樽酒,一人獨釣一江秋。 譯文:戴著一頂斗笠披著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,一丈長的漁線一寸長的魚鉤;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,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。
一樽酒是多少斤?
應(yīng)該是一兩到半斤不等 (形聲。從木,尊聲。本作“尊”。 本義:盛酒器。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具)同本義〖winegoblet〗 有酒盈樽。 ——晉·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 金樽清酒斗十千。 ——唐·李白《行路難》 座上客常滿,樽中酒不空。 ——《全圖繡像三國演義》 又如:樽杓(指飲酒之器);樽桂(杯中的桂花酒);樽酌(指飲酒之器);樽酒(杯酒)
一酒樽是多少酒?
大的三四斤小的二兩 一樽酒就是一杯酒,樽是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具,古代的盛酒器具半樽也就是半杯。它的形狀有點像今天的痰盂,下方多有圈足,上有鏤空,中間可點火對器中的酒進行加熱,開樽的意思就是舉杯(飲酒)。 【樽酒】1.杯酒?!兑住た病罚骸伴拙企E,用缶?!碧贫鸥Α犊椭痢吩姡骸氨P飱市遠無兼味,樽酒家貧只舊醅?!?.代指酒食。唐羅隱《讒書·后雪賦》:“梁王詠嘆斯久,撤去樽酒。相如竦然,再拜稽首。”